“我与新中国”征文——三代人的70年

发布日期:2020-06-05
【字体:打印

三代人的70年

张 领(北京公司)

爷爷总是提起他年轻的时候,说的最多的便是他抗美援朝的经历。新中国成立的时候,爷爷二十出头,正在河南当兵。1950年10月,爷爷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员,跟随兵团从安东出发,唱着“雄赳赳,气昂昂,跨过鸭绿江”第一次离开祖国,进入朝鲜。1953年,两年多的战争结束,爷爷回国,右腿上带回了一个枪眼,腿脚也变得不太利索。那个枪眼儿,代表了爷爷那代人从战争到和平的过度,也是我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第一印象。

到了六十年代,中共中央作出了“三线建设”重大决策,在“备战备荒为人民”、“好人好马上三线”的时代号召下,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大舅舅扛起背包,跋山涉水,来到祖国西南的深山峡谷风餐露宿、肩扛人挑,开通了十余条隧道,兴修了两项水利工程。1969年秋天,大舅舅穿着一身干净的工装,带着建设祖国的自豪感回到老家,姥姥带着妈妈早早就在村口迎接,看着大舅舅走过来,姥姥红了眼眶:“这娃子和当农民的时候不一样啦,精神得很!”

1972年,家里姥爷去世,刚成年的小舅舅中断了学业,靠破石子维持生计,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。那会儿生活中的吃穿住行大都需要拿票去买,食油要“票”、鸡蛋要“票”、禽肉要“票”、买布也要“票”,竟然连火柴、肥皂都要“票”。那个票证满天飞的年代也是我们物资短缺的时代,偶尔家里粮食到月底不够吃就只能借粮或少吃。逢年过节的时候,布料、鸡肉、猪肉这些紧俏货品也会被限量供应,于是就有了舅舅调侃的:“每到过节起大早,凌波微步怕肉跑。”这种状况持续了小舅舅的整个少年时代。每次说起这段时光,总令我们这代孩子瞠目结舌。

八十年代初,老家终于建起了三间红砖灰瓦房。偶尔屋顶上一群麻雀扎营玩耍,驻足聊天倒是自在。蜜蜂们更不悯土墙的破烂,嗡嗡地在那雕琢着,钻出一个个的小孔,晴日里的灰瓦砖房更多的时候看起来像一帧和谐之景。1989年12月,姐姐出生,这昔日的新房也逐渐让人发愁,一到刮风下雨天,那三间灰顶瓦房屋漏要接水,墙倒要树顶,宛若风烛残年的老人,随时可能倒下。

九十年代,我和姐姐的整个童年时光都贯穿此时。每到夏天,我们穿着当下流行的凉鞋,蹬蹬地在被压实的黄泥路上跑跳,遇着村里的长辈,活泼的姐姐远远地就开始打招呼。不远处的池塘里养着大白鹅和大麻鸭,卸了犁的水牛也泡在塘里乘凉,老粮站院子里的树上落满了知了。1995年仲夏,粮站里这棵五十多岁的老树被突来的惊雷劈成两半,狂风暴雨过后,村里的男孩们都陆续拿出自己早早做好的网子开始捕知了。

也不知从哪年起,我才发现老家和小时候已经大不一样。双层的小洋楼逐渐取代了瓦房,有些人家合作做起了小小的四合院,连着前三间、后三间,中间的小院落也是精致异常;原本黄泥的路面上都铺上了水泥、沥青;也就几年的光景,摩托车,小轿车便已成了老家重要的交通工具,它们载着老家的人和物在发展的路上携手向前。2014年7月,我进入中建三局,培训前一天从家里出发,步履蹒跚的大舅舅特意从老家赶过来送别。看到我青涩脸上的不舍之情,舅舅感叹道:我离开家出去搞三线建设的那几年是我这一辈子最值得回味的时候,你现在也是出去为国家搞建设、做贡献,要感到自豪呀!

建国70年,每个时代都留下了家人的印记。我们的生活从从战争到和平,从封闭到开放,从贫穷到小康。身处时代发展、社会变革时期,作为一个“年轻”的中年人,我想,懂得进取拼搏是这个时代给予我们的最好礼物,它不仅给了我们谋生的手段,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不甘落伍,砥砺前行。



中建集团微信

中建三局微信

三局二公司微信

网站地图  |  法律声明  |   常见问题  |  联系我们  |  账款拖欠事项信访投诉公告

Copyright ©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

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